今天是:  2024年4月23日  星期二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站内搜索:    
课改风云
师之美在三尺讲台绽——德阳市旌阳区“三美”教育实践“教师风格美”观察
发布单位:德阳市实验小学    发布人:罗绵强    作者:罗绵强    日期:2016-09-19     浏览次数:8401

师之美在三尺讲台绽放

——德阳市旌阳区“三美”教育实践“教师风格美”观察

 

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,德阳市旌阳区在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,着力构建“学生成长美、教师风格美、学校特色美”的“三美教育”体系,“三美”教育实践推进教育公平,办好“质量最优”“吸引力最强”的旌阳教育。

在32个教师节之际,我们再次把目光对准用大爱和坚守抒写责任和担当的旌阳教师群体,聚焦“教师风格美”,走近有教无类,因材施教,魅力独特的课改先锋,寻访师德高尚,业务精湛,充满活力的专家名师。从他们身上,看到了旌阳教育改革发展的坚实脚印,看到了教育筑梦,花开无声的美好明天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陈金钟:卓越名师的力量

“跟着金钟走,以后啥都有。”一熊孩子在百度贴吧里用另类的方式表达了对老师的赞誉。“听了他的课,才知道什么是大师”,一位年轻教师这样写学习心得。

说起物理教学,德阳中学的陈金钟老师就是全市基础教育的旗帜。从教31年来,他不仅带了20届高中毕业班,培养了数千名大学生,并有数十名学生考入清华、北大,而且是高中物理特级教师、德阳市物理学科带头人、模范教师、四川省骨干教师、优秀教师。

在教学岗位默默耕耘数十载,陈金钟不仅在教学业务上勤于动脑、因材施教、创新实践,更长期致力于指导培养年轻教师,耐心帮助他们参与课改,解决他们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,弥补了他们教学方法上的不足。在陈金钟名师工作室,物理教研活动就是常态,在陈金钟的精心组织下,每次活动主题鲜明、内容丰富、形式灵活,使得年轻物理教师们如“近水楼台”、在学习充电,相互交流中,能够在优秀教师身上取长补短,极大地提高了自己专业水平和施教能力。

“手把手带徒弟,就是要传递好这个接力棒,帮助一批年轻教学人才迅速成长。”陈金钟为名师工作室每位成员量身定制了专业发展规划,结合自己日常积累和实践,常常给大家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。“从备课到上课,再到课后反思,陈老师的意见都让我受益匪浅。”名师工作室的年轻老师们纷纷表示,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活动,不仅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平台,同时对总结推广我市教育教学优秀成果,开发整合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杨顺国:我的课堂学生作主

“从四年级上期开始,女儿所在的班在杨老师的带领之下,开展了学生自主课堂的实践。通过一年的不间断探索,孩子的一些变化让我乐在心里,喜在眉梢。”实验小学5年级9班宋汶钰的妈妈告诉记者,为了能上好课,孩子主动充分预习,上网查资料,学习制作PPT课件,协调沟通能力、表达能力也大有长进。

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,德阳市实验小学强力推进“基于儿童视野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改进”,其核心理念就是: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重点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,开启学生学习的大门。

“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,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。”开展这一课程改革的杨顺国老师介绍说,课堂的变化体现了自主、分享的理念,把学习任务前置,利用自主学习单,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去思考、去动手、去实践。每一堂课前,会提前给学生分派任务,全班12个学习小组轮流,人人参与,接到任务的小组要认真钻研教材,精心制作课件,小组上台试讲分享学习成果后老师才正式上课。“先学后教,以学定教。”杨顺国一语道出其中的内涵,按照“自主学习、分享诊断、合作探究、拓展延伸”四步曲,老师在课堂上扮演着总导演的角色,倾听、观察、思考,在关键处强调、在疑难处点拨,通过适时介入,让学生学习力、创造力大为提升。

廖红雨:站上异校讲台

“让我再多交流几年,把这个班的娃娃带毕业。”今年上半年,已经在金山街学校交流任教两年多的廖红雨,向市一小张洪明校长提出了这样的申请。眼见学生即将上三年级,如果她这一走,孩子们会不会不适应?课程学习能不能跟上?廖红雨放心不下。

为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,旌阳区把德阳市一小和金山街学校结成教育集群,2014年春期起,廖红雨从市一小到金山街学校交流任教。来到这里,廖红雨保持了自己一贯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,把全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中。金山街学校学生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弟,很多家长清早出门便顺道将孩子送到学校,为了保障学生安全,廖红雨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,接应学生的同时给孩子们进行学习辅导。

在金山街学校,廖红雨承担了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,还是语文教研组长。教学上,她一丝不苟,认真负责,针对部分学生基础较弱的情况,她想方设法在课程上改进,着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,不断把市一小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带到这里,全面提升学生素质,感染带动身边教师。观念理念的更新、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体化融合,让市一小和金山街学校“1+1”的教育集群发展模式办出“质量最优”“吸引力最强”的教育。

     许必华: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

“书稿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生动、鲜活的文字材料,更是必华老师丰富的、深深扎根于教育教学土地的‘触须’,是他多年不辍读书、思考、积累后的丰硕收获。”今年4月,柏隆初中校长许必华的又一本教学专著《从作业到作品——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》出版发行,四川省语文教研员何立新老师在序言中这样写道。

许必华是省内语文教学专家,近年来多次被选派参加省语文教学名师讲师团,先后到广元、绵阳、达州、凉山送教,被邀请到成都、南充等地讲学,多次为德阳市、区新教师培训授课,担任省、市赛课评委。许必华老师何以有如此专业底气和专业高度?很多人评价,缘于他善于从工作中思考、总结、提炼,并最终形成自己的“教学作品”。通过多年扎实的教学实践,许必华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,不仅可以指导教学,更能实实在在帮助学生学好语文。理性的思考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,诞生了他教学的作品理念和实证思想。

没有过多的话语,他用行动表达他正在努力成为一名教育家。

      黄仁恩:信息化课堂的“魔术师”

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依托旌阳教育城域网,用信息化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是我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”,孝泉中学英语教师敲击着键盘专注地制作微课。

孝泉中学是一所农村初中,农村学校学生基础较弱,要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较为困难,尤其是英语,几乎是在零基础上开始学习。2007年到学校任教后,黄仁恩结合学生实际情况,从基础的字母、音标到语法,每一个环节都不厌其烦、反复地、单独地指导,虽然进度不快,但学生们学得认真、专注。“要让孩子们愿意上课、听课,就需要把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调动起来。”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,黄仁恩主动把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自己的英语教学当中,开设有英语歌曲课、电影赏析学习课,还有洋气的平板教学课,充满信息化魔力的课堂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。

2014年,“微课堂”这个全新教学模式逐渐兴起,黄仁恩又开始自学微课制作,并把微课运用到自己的英语教学中。“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,视频时间短,针对性强,主要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,或者教学中的重点、难点、疑点。”通过这种方式,黄仁恩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移动课堂,不仅可以远程学习、在线学习、个性化学习,还可查缺补漏强化巩固知识,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张璐:乡村讲台的坚守

“我热爱农村的孩子们,热爱农村的教育事业,虽然放弃了多次可以调往城市学校的机会,但扎根在农村学校,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,我同样硕果累累,桃李满天下。”从教36年,孝泉民族小学的张璐老师这样真挚地表达一名乡村教师的心声。

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热爱和执著追求,张璐36年如一日,扎根农村默默耕耘、敬业奉献,淡泊名利、潜心教学。在教学设计中,她针对学生实际认真思考,力求精益求精,并特别注重开启学生思维,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对每节课中问题的出现,分析、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内容,她都要反复推敲,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,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,使学生想学、乐学、会学。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,张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,创设了民主、平等的课堂氛围,教学效果显著。

记者从“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登记人员”公示榜中看到了张璐的名字,据了解,她和全区1200余名在职和退休教师将获得由教育部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。 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何景民 许江韵)

 供稿: 德阳市旌阳区教育局办公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联系人:何景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电话:0838-2517237